从 2008 年到 2014 年,整个日本最担心的是," 今天索尼破产了吗 "?
日前,索尼发布了 2019 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,该财季营收为 1.9257 万亿日元,较上年同期的 1.9536 万亿日元下降 1%;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 1521 亿日元,较上年同期的 2264 亿日元下降 33%。尽管业绩表现并不亮眼,但索尼的破产危机早已过去。
不过索尼移动依然危矣。今年 4 月至 6 月,索尼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 90 万部,首次跌破 100 万部关口,当季收入为 44.5 亿美元,低于上年同期的 52.3 亿美元。这使得索尼又回归到一个老问题:移动业务该不该卖或该不该放弃?
平井一夫给的答案还是否定,他更关注智能手机以上的东西:索尼将来应该做什么。但不止是出于战略目的,在一步步看着日本公司失去消费电子制造的辉煌,满怀遗憾的他或许还想保留下最后一点不现实的希冀。
最后一款 " 日本制造 " 的手机?
在索尼前总裁安藤国威的回忆中,2001 年末,他正在夏威夷度假,在高尔夫球场上,几名苹果高层正捧着一部运行 OSX 的 VAIO 电脑,劝说索尼植入苹果的操作系统。刚刚回归的乔布斯也在场,他认为索尼是唯一一个有资格使用 OSX 的品牌。
可惜的是,索尼站在了 Windows 阵营。
而更早之前,索尼甚至错过了收购苹果的最佳时机。出井伸之上任前曾建议在乔布斯被踢出的关键时刻,对苹果进行收购,但该方案由于过于前卫,遭到了当时总裁大贺的坚定否决。
便携电脑的兴起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最后一次机会,然而,他们还是慢了半拍,而且这种节奏直接影响了索尼及其它日企对移动大潮的感知。2007 年,苹果手机一经问世,带动起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变革,随之谷歌的安卓系统也快速进入市场,吸引了三星、HTC 及一众国产品牌加盟,而日本厂商普遍反应迟缓。
2008 年,夏普回归我国大陆市场,其拿着 9010C 这款手机一度抢了不少市场份额,而当时国产品牌已经浩浩荡荡地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;2010 年 3 月,索尼终于发布了第一款搭载 Android 系统的 Xperia 智能手机,同一时间,HTC 凭借首款安卓手机的优势,早收割了全球智能手机 10% 以上的市场份额;松下入局的时间更晚,直至 2012 年,备受瞩目的松下 Eluga 才在欧洲市场发布。
这个时候,日本制造已经进入所谓 " 失去的二十年 " 的萧条期,尤其是 2008 年的经济危机,把原来还处在大国制造旧梦中的企业瞬间打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