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机器人要想赶超达芬奇,跟在屁股后面模仿不是出路,最合适的可能是另辟蹊径、换道超车。
前不久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,一台叫 " 达芬奇 " 的机器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
其实,这个能 " 手 " 剥葡萄皮,再精确缝合起来的手术机器人,早已临床使用了 20 年,做了几百万台手术,如今已经 " 进化 " 到了第 4 代。
凭借达芬奇,美国的 ISRG(直觉)公司 2017 年营收达到了 31 亿美元。国内一台达芬奇要 2000 万元左右,是国外的价格的两倍。
达芬奇如何垄断手术机器人市场 20 年?
中国的手术机器人能不能有一天与之比肩抗衡?
1. 行业第一,垄断市场 20 年
达芬奇机器人出自美国的 ISRG(直觉)公司,凭借这个单品,2017 年的营收达到了 31 亿美元。
2000 年上市之际,直觉公司的股价才合每股 9 美元,可是到了 2018 年,直觉公司的股价最高时达到了 574 美元,市值超过 600 亿美元。年均上涨 40%,回报率甚至超过了大名鼎鼎的谷歌。
凭借 " 达芬奇 ",直觉公司(也译作直觉)
的市值如今超过 600 亿美元
直觉公司在投资市场上的风光无限,正是得益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。从 2000 年正式被 FDA(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)批准进入临床起,达芬奇就一直垄断手术机器人的全球市场,行业第一的地位,无人能撼动。
达芬奇称霸了手术机器人界整整 20 年。根据 2017 年的数据,达芬奇机器人在全球一共销售或租赁了 4149 台,不仅市场份额远高于其他竞争者,价格也因为它的技术和制造垄断高居不下。至今仍保持着高达 70% 的毛利率、30% 的净利率。
截至 2017 年 6 月,全球共有 4149 台达芬奇,
亚洲的数量占 13%
像 ASML 的光刻机一样,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 " 暴利 ",建立在技术专利和制造的垄断,就连在美国这么高度竞争的市场中,达芬奇 20 年来也一直没有对手,这不得不说是一个 " 奇迹 "。
一套达芬奇的售价,在美国大概是 60 万 ~250 万美元。卖给中国的价格却要贵出一倍,要 2000 万元。
当然,这只是机器人本身的价格,还不包括它的服务费用和昂贵的耗材——机械臂。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,里面安装了芯片,只能用 10 次。从安装到机器人上面之后,每用一次倒计时就会减少一次。